感悟红旗渠精神 聚力奋进新征程 ——记2024年宁德市高层次人才红旗渠干部学院国情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5-22 15:12 来源:宁德市人社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春未尽,夏初临。巍巍太行山下,五月红旗渠畔,处处涌动着学习的热潮。红旗渠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砥砺初心、锤炼党性、增强党纪意识,5月13日,来自宁德市各行业的30名高层次人才前往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共赴一场心灵之旅。

  

  

  13日晚,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石瑞峰致欢迎辞,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陈梅仔对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深学争优,提高思想认识;二是敢为争先,争做领域标杆;三是实干争效,努力再创佳绩。随后,石瑞峰副院长向学员代表郑重授予班旗。

  学员们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全面了解那段“绝壁穿石,挖渠千里”的伟大历史。进入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易的工具实物,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把学员们带入了当年林州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万众一心建设红旗渠的场景。

  

  河南省委党校曹彦鹏教授以《红旗渠的修建及其历史启示》为题,为学员作专题讲座。曹教授从修建红旗渠的历史背景、伟大实践铸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修建的历史启示三个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学员们展示了红旗渠修建的历史画卷,揭示了红旗渠精神的当代意义。

  学员们观看了话剧《红旗渠》,入情入境真实感受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卓绝。通过演员的演绎重现了林县人民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话剧展现出共产党人充分践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学员们怀着朝圣的虔诚走上“红飘带”,攀阶登坎来到水长城,用脚步丈量并感受“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时的真实历史,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举世奇观的恢宏气势。用眼读懂了修渠人“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豪迈与气魄,被那种不怕牺牲、敢想敢干的精神和信念力量所深深感动。

  

  学员们参与互动式教学《对话·红旗渠》,通过聆听红旗渠英雄事迹,心灵再次被深深震撼。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红旗渠建设者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敢于挑战自然,敢于创新实践,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专题访谈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以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专访为主线,详细记叙了红旗渠工程的决策、建设过程。从杨贵书记的身上,大家看到了坚守和信念,看到了责任和担当,看到了务实和苦干,看到了一心为民的那份执着与坚持。

  

  在谷文昌纪念馆,学员们追寻谷公足迹,感受“四有书记”楷模光辉的一生。谷文昌同志始终听党话跟党走,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福建东山,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沿海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通过此次研修活动,学员们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思想灵魂上受到了洗礼,在党性修养上受到了锤炼,在党纪意识上受到了教育。大家表示,今后要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工作中,时刻用红旗渠精神激励自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宁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才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