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4-30 16:03 来源: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叶志亮、刘成伟、杜应影、李为庭、杨小燕代表:

《关于破解企业“用工荒”问题的建议( 1184),由我局会同市教育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拓宽用工渠道,支持企业招工引才。一是优化用工服务政策。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关于实施2023年春节期间稳工稳产促就业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实施2024年“就在闽东”拓岗稳工促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通过实施一次性稳就业奖补、“以工引工”奖补、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措施,全力稳工稳产促就业。2023年以来,全市已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4.27亿元,向632家次企业发放稳岗扩岗资金1832.65万元。二是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加强与云南、贵州、山西等省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的对接,开展我市企业用工和就业环境宣传,组织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科技、青拓集团等企业赴省外开展劳务协作和招工活动,累计设立省外劳务工作站30个。2023年全市引进省外劳动力3.67万人,其中“以工引工”1.53万人。三是发挥基层招工作用。各县(市、区)设立用工服务专班,组建用工服务小分队,设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大工程就业服务专员,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本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2023年全市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各类招聘会及直播带岗活动312场次,提供岗位16.13万个次,引导本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9962人。四是推进零工市场建设。2024年我局出台《宁德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发线上零工平台,建设线下零工市场,为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权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短期用工渠道。目前福鼎零工市场率先建成投用,实名注册用户4559人,发布岗位需求信息190条,交易成交61单。

(二)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人才供给。一是优化工学一体人才培养。健全技工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对接我市重点产业开设紧缺专业,给予每个新设置专业10万元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宁德技师学院对接四大主导产业专业招生比例达62.5%,校内“双师型”教师占比65.2%。宁德师范学院与福安、福鼎等县市建立校地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二是校企联办,精准培养技能人才。支持技工院校通过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联办冠名班、订单班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人才。目前宁德技师学院与安波电机签订合作协议,引校入企,共建产业学院。2023年秋季宁德技师学院与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上汽集团宁德基地等13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无人机应用、电梯工程、汽车制造与装配等16个专业新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班”21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培养技能人才,加大技能人才储备和供给能力。2024年4月,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品品香等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全国“三茶统筹”产教融合共同体。每年积极引导、协调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引导、推荐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创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投身我市就业创业的人数逐年增多。三是整合资源,推进职教园建设。按照市政府建立“万人职业院校”的要求,整合宁德技师学院、宁德财经学校、蕉城区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打造融合产、学、研、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目前职教园(一期)建设工程已完成,宁德财经学校、宁德技师学院于2023年9月迁入办学。

(三)加强人文关怀,健全稳岗留工机制。一是鼓励企业“以工引工”。鼓励企业加大内部推荐奖励力度,在企业既有奖励的基础上,对企业在职老员工为企业从宁德辖区以外引进新员工,给予老员工一次性用工服务奖补,调动老员工引工积极性。2023年为117家企业引进新员工7654人,发放“以工引工”奖383.5万元。二是加强职工帮扶关爱。开展“两节”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常态化送温暖活动,重点走访慰问农民工、困难职工、一线职工。2024年全市“两节”送温暖活动共发放款物384多万元,走访企业187家,覆盖职工近万人次。三是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鼓励企业采取更加合理的工作模式,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员工流失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招工稳工机制,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一是加大一次性稳就业奖补、“以工引工”奖补、村(社区)引工奖补等用工奖补政策宣传落实力度,让企业尽快享受政策红利,调动企业招工和职工引工积极性。二是开展企业用工情况调查,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高频开展各类招聘会、直播带岗活动,组织有需求的企业赴省外开展劳务协作和招工活动,同时推广“以工引工”方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三是加快建设一批公益性质的零工市场、零工驿站,构建“线上平台为主,线下站点辅助”零工服务网络,实现所有县(市、区)零工市场全覆盖,为用工双方提供免费零工服务。四是加强职教集团内涵建设,拓展对接企业设置专业范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宁德市技工教育联盟,带动交通技校、古田技校开展“3+2”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产业能力。指导、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每年职业院校与四大主导产业链的企业联办订单班(冠名班)保持在40个班以上,招生2000多人。根据学生和合作企业工作情况,制定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培养的技能人才符合企业用工需求。六是指导、要求各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教学实习、岗位实习等,特别是毕业生顶岗实习尽量安排在本地企业。积极邀请合作企业到学校宣传企业文化、工作条件等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推动更多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七是鼓励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鼓励企业改善人才管理办法,畅通一线员工岗位晋升渠道,通过“能力+业绩+工作经验”选拔人才,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环境,稳定员工队伍。

 

 

领导署名:金斌华

人:卓怡建

联系电话:2761923

 

           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4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